(一)核心價值觀——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
內涵釋義:客戶是企業發展的基石,讓內外部客戶滿意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我們要把客戶滿意的經營理念有效貫穿于企業發展和運營全過程。要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,想客戶之所想,急客戶之所急,滿足客戶之所需,為客戶提供一流的產品、技術、服務,成就客戶價值,與客戶合作共贏,同發展,共成長。
(二)核心文化——責任、創新、溝通、包容
內涵釋義:
責任——牢記使命 永葆激情
責任如山。責任是一種擔當,一種境界和覺悟,它與使命感緊密相連,是企業和員工干好工作、成就事業的前提,是戰勝困難、取得成功的強大精神力量。山東重工集團的行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,決定了我們既要承擔起對客戶、股東、員工的責任,更要承擔起對國家、民族和社會的責任。
有責任才有動力。對于廣大員工,責任就是要履行好崗位職責,干就負責、做就到位;對于領導干部,責任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,永葆創業激情,不斷追求遠大理想,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,為股東創造利潤,為員工創造幸福。
創新——顛覆傳統 追新求變
創新為核。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,是企業生存的根本。在市場競爭激烈、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,不創新,就意味著滅亡,企業要贏得發展,必須要追新求變。
創新意味著不斷突破習慣思維的束縛,勤于探索新思路,勇于嘗試新方法,努力創造新成果。我們需牢記:今天不創新,明天就會被競爭對手超越,市場就會拋棄我們。
溝通——真誠交流 融合升華
溝通是橋。溝通是企業上下達成統一意志、團結協作的前提和基礎,是解決矛盾、化解分歧的良藥。溝通啟迪創新靈感,交流激發思想火花,讓不同文化在交融中綻放。
溝通是一種手段,是企業組織的生命線。溝通的目的就是步調一致、相互協作,共同發展。溝通要以各方坦誠相見為基礎,偉大的事業需要一顆真誠的心與人溝通,只有與人良好的溝通,才能獲得他人的鼎力相助,才能形成高效協作的基礎,才能達成發展的合力。
包容——海納百川 博采眾長
包容似海。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。山東重工要成為受人尊敬的國際化跨國集團,就要有大海一樣的文化容量,融合共生,攜手發展。
包容,就是要以博大的胸懷,包容各種文化,體現出文化的包容性和“溝通四海、容納八方”的吸納力;包容,就是要求同存異、尊重個性、拓展共性,強調的是戰略的統一和協同,是和而不同;包容不是縱容,是主動吸納,而非被動容忍,體現的是企業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。
“責任、創新、溝通、包容”四位一體,相互影響,互為補充,共同構成了山東重工集團核心文化。責任是落腳點,體現在每一個崗位、每一個細節、每一項日常工作中;創新是動力,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助推器和活力之源;溝通是一種方式、一種手段,高效協作是最終目的;包容是一種態度、一種胸懷。
(三)效率文化——一天當兩天半用
內涵釋義:“一天當兩天半用”是一種對事業的執著與專注。面對殘酷競爭的叢林法則,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就是讓自己更強大。只爭朝夕、不進則退,我們只有比別人跑得更快,才能具有領先優勢。面對瞬息萬變的內外部環境,我們只有以比競爭對手更高的效率,才能用3-5年時間完成對全球競爭對手的超越,才能實現世界一流的目標。“一天當兩天半用”是就是要堅持目標導向、效率優先,堅持自我加壓、主動作為,始終追求更高效地完成工作,始終追求更高效的工作方法,始終追求更高效的協同效率。每一名員工都要用最高的效率完成本職工作,提倡高效率、高創造、高價值的工作。一天當兩天半用不是“無效加班”文化,無任務的加班是能量的浪費,無動力的加班是生態的不良,無自覺的加班是文化的落后。
(四)激情文化——不爭第一就是在混
內涵釋義:“不爭第一就是在混”是一種責任和擔當。集團要實現振興中國裝備制造業,打造受人尊敬的國際化強企目標,必須要有時不我待,永爭第一的激情,有了這干事創業的激情,我們才能奮起直追,不斷超越?!安粻幍谝痪褪窃诨臁笔且环N主動進取的精神和狀態。集團之所以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戰勝挑戰、贏得發展,靠的就是舍我其誰、敢于斗爭的工作激情。集團心無旁騖攻主業,堅守初心和使命,扛起產業報國重任,需要每一個團隊、每一名員工永葆激情、踏實奮斗,敢于爭第一、做標桿,始終保持一流的狀態,堅持一流的標準,打造一流的業績,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最好。
(五)管理團隊文化
1998年6月27日,在濰柴瀕臨破產之際,譚旭光同志帶領新一屆領導班子向全體職工作出“約法三章”的鄭重承諾,成為立企之本。在企業發展不同階段,根據內外部形勢變化,譚旭光又先后提出了五做五不做、八不用、四個永葆等團隊理念,共同構成了以“約法三章”為核心的管理團隊文化體系,成為全體領導干部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。
1.約法三章(1998年6月27日,譚旭光在濰柴全廠管理干部班組長會議上提出)
堅持原則,敢抓敢管,不做老好人,不當太平官;
撲下身子,真抓實干,為企業干實事,為職工辦好事;
以身作則,清正廉潔,要求職工做到的,我們首先做到,不允許職工做的,我們堅決不做。
2.五做五不做(2010年2月25日,譚旭光在山東重工集團2010年工作會議上提出)
要做團結正氣的干部,不做制造矛盾的干部;
要做激情干事的干部,不做四平八穩的干部;
要做敬業奉獻的干部,不做夸夸其談的干部;
要做持續創新的干部,不做僵化保守的干部;
要做廉潔自律的干部,不做貪圖私利的干部。
2.八不用(2011年2月5日,譚旭光在濰柴集團2011年全體領導干部會議上提出)
不敢暴露問題的干部不能用;
不愿承擔責任的干部不能用;
不善溝通協作的干部不能用;
不會帶好隊伍的干部不能用;
不求學習提升的干部不能用;
不想主動創新的干部不能用;
不讓客戶滿意的干部不能用;
不知心存感恩的干部不能用。
4.四個永葆(2016年1月24日,譚旭光在山東重工·濰柴動力2016年工作會議上提出)
永葆危機意識,不斷否定自我;
永葆創業激情,樹立高昂斗志;
永葆改革銳氣,敢于撞擊矛盾;
永葆務實作風,堅決執行到位。
5.五倡導五反對(2020年2月29日,譚旭光在濰柴集團8000人視頻網絡會議上提出)
倡導博大胸懷,反對狹隘攀比;
倡導容才容錯,反對求全責備;
倡導尊重學術,反對行政武斷;
倡導百花齊放,反對封閉保守;
倡導敢講真話,反對溜須拍馬。